返回

善败者刘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态度决定高度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厚的家底,就能看出这点兵力远远不够,如果抱有这个想法,毫无疑问是白日做梦。要想打败孙权,夺回荆州,这点兵力也有点少,结果十分难说。

    但为关羽复仇,这点兵力就不算少。

    因为一场复仇之战,结果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态度。态度决定高度,有没有做好,是个能力问题;有没有去做,是个态度问题。

    刘备就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。关羽死了,他绝不能无动于衷,否则他没法向几十年出生入死追随自己的兄弟们交代,更没法向惨死的关羽兄弟交代。

    当然,除了为关羽报仇,也不排除刘备有顺便夺回荆州地盘的意图。一个人做决定,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,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,不能抓住一点,不及其余。但主导因素,应该是为关羽报仇。

    除了兵力,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,就是刘备出动的将领。

    对比一下前面汉中争夺战刘备出动的史上最强阵容,就可以看出夷陵之战堪称史上最莫名其妙的阵容。

    汉中争夺战,只为夺取汉中一个郡,而刘备率领的是全部精锐,张飞、马超、赵云、黄忠、魏延等拿得出手的猛将全部上阵,无一例外。

    夷陵之战的阵容,却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将领,唯一能数得上的只有黄权,此外就是吴班、冯习、张南、傅肜等名不见经传的人物。

    如果说刘备拿这么少的一点兵力,出动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阵容,就想搞定孙权、夺回荆州,那他实在太幽默了,也太不把当年的大舅子孙权当回事了。

    但刘备还是毅然决然地出兵了。因为在他看来,这是一场不能不打的复仇之战。

    每个人心中都有最宝贵的东西。当最宝贵的东西被人抢夺之后,丧失理智、冲昏头脑是非常常见的。

    不过,很多时候也不是完全丧失理智,最终决定事情怎么做的,是冲动和理智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。

    刘备就很矛盾。因此他只带了区区四万军队,而把大批的精兵强将留在后方根据地,尤其是在汉中防守曹魏,否则一旦战败,后果不堪设想,将彻底输个精光。

    这与争夺汉中时不计代价一定要拿下的决心,同样是很大的反差。


态度决定高度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